12月21日,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第十期期货与证券讲座在主楼四层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中期协原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强就期货市场发展机遇与衍生品人才需求为我们做了主题分享。
首先他介绍了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一是期货市场不断对外开放的政策。国际化之路改变了我国期货市场的规模和结构,有利于我国期货国际化定价中心的形成,未来期货及金融衍生品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二是我国期货市场正面临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转变。资产证券化不仅催生对衍生品的配置需求,也增加了风险管理的需求。叁是金融衍生品蓄势待发,2018年全球期货期权成交量303亿手,其中金融243亿手,占比80%;而我国金融期货成交量仅为0.27亿手,占比不到1%,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四是场外衍生品方兴未艾,现货公司对场外衍生品的需求仍在不断提升。五是商品期货期权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3-5年,将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但机遇不仅仅属于目前的期货行业,银行、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同样拥有市场机会。
接着他讲述了期货市场发展对衍生品人才的需求。
1.现货公司的大量需求:
据统计,与期货品种相关的成规模公司达30万家。即使只有10%的公司参与,必将对专业的期货人才产生巨大需求。
2.金融机构的需求:
金融机构在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方面对期货市场有较大需求。同时金融机构需要运用衍生品市场开展金融创新,开发不同风险收益的产物。
3.期货经营机构的需求:
我国有期货交易所4家、期货公司149家,期货营业部1700多家,从事滨叠业务证券公司上百家,营业部约上万个,未来将有更多金融机构进入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期货经营机构将多元发展,对衍生品专业人才会产生大量需求。
他也为我们分析了目前期货市场的人才现状与问题:截至2018年底,149家期货公司员工总数3.1万人。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以下简称滨叠业务)的证券公司74家,滨叠从业人员2.9万人。期货行业从业人员总计6万人。整体来看,期货从业人员队伍呈现有序发展的态势,但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期货专业人才紧缺,特别是高端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突出。
最后,他为我们总结出期货市场急需的衍生品高端人才类型:金融衍生品人才、产物设计类人才、投资顾问类人才、操盘类人才(交易员)、量化风控类人才、期现结合型人才等。
李秘书长的报告从大的格局上为我们分析了期货行业的现状及人才需求,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就业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为未来期货行业的发展来添砖加瓦的决心,也博得了现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苍产蝉辫;
——相关推荐——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留言框: